行业新闻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CENTER
改善种植土壤质量的对策
  • 99次
  • 2019-09-02
  • 来源:中科检测

在现代种植中,常常会用到化肥。因为化肥具有提高农作物养分、见效快、使用方便等优点,能大大增加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但化肥施用也存在弊端,如果长期或者过量使用,容易改变土壤的酸碱度,破快其结构,使土壤板结。还会使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劣化,导致缺素症发生。而且,受到破坏的土壤自我修复往往需要漫长时间,代价很大。

土壤土质下降会有哪些表现?

我们可以从化学方面和物理方面进行探讨。

化学方面:一般正常的土壤PH值大约为7,呈中性,当然,不同地区土壤PH值略有不同。而大多数肥料偏酸性,不合理使用会使PH值下降,使土壤受损,从而引起盐渍化、板结等。

一旦如此,对农作物的生长就会带来很大影响。比如植物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吸收难度加大,影响土壤营养元素的活性等,而随之而来的是农作物生长能力受到限制,抗逆能力下降。土壤盐渍化是因为化肥中无效离子不能被吸收而累积在土壤里,导致土壤含盐量过高,使根系不能正常吸水,影响作物植株生长。

物理方面:正常土壤之间是会有空隙的,这些空隙可以在雨水多的时候储存水分,在表面则为结合水。通常可以长期保存在土壤之中,质量好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但是因为使用化肥不合理,就会影响土壤的空隙,从而形成所谓的土壤板结。土壤板结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积水下渗的速度受到影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善土壤质量呢?

一、合理使用化肥,提高利用率。按目前我国化肥的使用率来说,只有25%左右。其余75%都被浪费,而且还会加重土壤盐渍化和酸化。所以可以说,这些常年使用化肥的土壤,富含氮磷钾,并不缺乏肥料。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继续使用过多化肥,而是通过有机肥搭配化肥,将土壤中残存的氮磷钾活化,让作物吸收利用。如果能把肥料的吸收利用率提高到80%,那么土壤就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对其破坏就会降到极低,这样就会越种越好。

二、合理使用土壤调理剂。土壤调理剂在水的作用下会变粘,可以把碎的土壤粒聚合成一个个小团粒,恢复土壤团粒结构。这样既能保证土壤透气、保肥,也让根系更容易往下延伸。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土壤调理剂虽然岁土壤有改良和调理作用,但使用前一定要有选择性挑选。有的是针对碱性土壤,有的是针对酸性土壤,如果没有选对品种、适量使用,也会对土壤产生副作用。

三、补充有益菌。目前,土壤中出现的板结、酸化、盐渍化、土壤贫瘠等问题,主要是因为化肥在土壤中长期累积、残存、得不到有效分解和转化导致。而微生物在这方面恰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活化土壤中有机和无机养分,分解有机物,释放养分,增加养分的有效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来解决当前土壤生态质量。

但是生物菌属于活物,受到外界制约比较大,即便是同一种菌肥,土壤质地、环境条件不同,应用效果也不一样。所以在大规模使用前,应提前做好试验示范。

四、秸秆还田。现在有很多农民朋友使用未腐熟的粪肥作为有机肥,但效果不好,还有副作用。而如果在粪肥中加入秸秆,比如一层牛粪一层秸秆,剁在一起腐热发酵,可以把更多的有机质腐热出来。同时,高温发酵可以灭杀很大部分的病原杂菌。而土壤盐渍化严重的土壤,也可以使用秸秆,利用它在腐熟的过程中吸收一部分盐分,从而降低土壤的盐渍化。

土壤是孕育出我们赖以生存的农作物的根本,对于土壤保护,不容懈怠。然而,土壤改良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等到损坏后再来弥补,代价太大。所以,对于已经劣化的土壤,我们投入修复。对于尚且完好的土壤,我们要定期检测保护。

中科检测为国科控股旗下独立的综合性第三方检测机构,拥有完善的环保检测能力,提供具有公信力的检测报告。如果有土壤检测方面的需求,欢迎与我们联系。

推荐资讯Related news
推荐服务Related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