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次
2024-08-02
- 来源:中科检测
准确判断光伏组件是否存在隐裂是保障太阳能发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之一。光伏组件隐裂检测有哪些标准及判定依据?光伏组件隐裂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光伏组件隐裂检测标准及判判定标准
为规范光伏组件隐裂检测,大量国内外标准相继制定和实施。如:我国《光伏电池组件检验标准》、欧洲委员会的《光伏组件质量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光伏电池组件安全标准》等。
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光伏组件隐裂的判定主要依据裂纹长度、裂纹深度以及对组件性能的影响等指标。如果裂纹长度超过一定限度,或者裂纹深度超过一定限度,或者对组件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则判定为不合格。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隐裂判断,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光伏板隐裂造成因素
1)材料质量:光伏组件的材料质量也是隐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组件的材料质量不达标,容易出现内部结构不均匀或存在缺陷,从而增加了隐裂的形成风险。
2)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在光伏组件的生产过程中,如果生产工艺控制不当,如层压工艺参数不合理、EVA胶膜质量不达标等,都可能导致组件内部产生应力,进而引发隐裂。
3)机械应力:光伏组件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机械应力的影响,比如振动、冲击等,这些应力会导致组件内部的微小裂纹逐渐扩展,形成隐裂。
4)环境因素:长期受到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光伏组件的玻璃表面容易出现老化、龟裂等现象,进而引发隐裂。
5)运输与安装问题:在光伏组件的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如果受到撞击、挤压或安装角度不正确等外力作用,也可能导致组件出现隐裂。
6)温度变化:光伏组件在日常运行中会经历温度的变化,尤其是在高温和低温交替的环境下,组件会发生热胀冷缩,从而导致内部应力的积累,进而引发隐裂的形成。
7)热斑效应:热斑效应是指在光伏组件上出现被遮蔽的阴影区域,导致组件局部发热,进而引发隐裂。这种效应通常是由于鸟粪、灰尘或其他物体遮挡了组件表面所致。
中科检测具备光伏组件检测资质能力,提供专业的光伏组件隐裂检测服务,是专业的第三方光伏检测验收机构单位。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电话:400-133-600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天河实验室)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莲花砚路8号(黄埔实验室)邮箱:atc@gi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