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CENTER
新闻资讯 技术文章 进行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该怎么做
进行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该怎么做
  • 86次
  • 2021-12-20
  • 来源:中科检测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越来越严重,土壤环境质量堪忧。通过对农用地土壤污染来源的分析,提出了“土十条”颁布后,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宝贵自然资源,对维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工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农田土壤状况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与食品安全。据首次全国性土壤污染普查结果显示,当前全国土壤总超标率达到16.1%,总体不容乐观。污染类型主要为无机污染(重金属),其次是有机污染(农药);不同土地类型中,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堪忧。
 
  农用地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累积性的特征,人们无法在污染初期通过嗅觉和视觉发现污染物所在,而是通过长期污染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才能通过植物指示,加上化学分析,才能判定其污染物的存在及其危害程度。
 
  根据2014年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的结果,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令人担忧,对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带来安全隐患,迫切需要加强农用地土壤环境的监管,避免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避免造成污染危害,实现安全利用。
 

  1、农用地土壤污染来源

 

  1.1 矿产资源开发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和矿藏开采后的废弃物使得矿区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影响最深刻的便是土壤环境。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或者废弃后污染物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入土壤,一是通过大气干湿沉降进入土壤;二是随矿山废水进入土壤;三是废石、尾矿的不合理堆放。
 
  煤研石不但直接占用大量农田,而且在风力、降水等自然力的作用下,经直接渗透、飘尘沉降、雨水冲刷等方式使大量有害有毒物质,如汞、铬、镉、铜、砷等带人土壤,煤研石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还会导致土壤的辐射性污染。
 

  1.2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是土壤固体污染的主要来源。许多没经处理的工业废弃物随意堆积,重金属元素会在雨水的冲刷下向土壤中释放其有效态成分,造成土壤污染。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
 

  1.3 农业污染

 
  农业土壤污染的途径主要是化肥、农药、地膜、畜禽养殖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化肥施用量巨大。但是,过度使用化肥会使土壤酸化,造成土壤胶体分散、结构破坏,土壤板结,另外未被作物吸收的氮、磷等随着农田排水扩散,造成更大面积的土壤污染。
 
  农药曾一度被认为是农业发展史上三大技术革命之一,但是,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使土壤中的农药残留不断累积,污染程度不断加大。农民施用的一些农药会随降雨进入土壤,并长期残留,严重破坏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存,而且会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危害人体健康。
 
  农用地膜良好的增温保摘效果对中国农业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但一同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提高,残留农用地膜已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许多的残留地膜破坏土壤结构,危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农作物减产,从而影响到农业环境。
 
  因为畜禽养殖规模小,粪便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水大致都是直排,其主要污染物为COD、BOD、NH4-N、TP、TN,一个规模养殖场的排污量不低于一家中型工业企业的排污量。
 
  此外,由于畜禽饲料中添加铜、铅等微量元素和抗生素、动物生长激素,使得很多没有被畜禽吸收的微量元素与有机污染物随粪便排出体外,这种不合格的畜禽粪便肥料也会造成土壤污染。
 
  因此,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已成为有毒物质集中的“毒品库”,使用有机肥导致土壤重金属、多氯联苯、有机酚类、亚硝酸胺类物质的积累,严重污染土壤环境。
 

  1.4 生活污染

 
  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用于灌溉农田,将会使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带入农田,污染土壤,此外,生活中的固体垃圾种类繁多,所含的有毒物质也各不相同,既有放射性元素,又有病原菌和寄生虫,这些垃圾进入农田之后,经过雨水浸淋,其渗出的有毒物质侵入土壤,就会改变土质和土壤机构,影响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妨碍植物的生长。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2、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任务

 
  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的目标主要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用地特别是农产品产地是生产的“第一车间”,研究表明,土壤中的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会随着作物生长迁移到作物可食部分,进而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
 
  保护好产地土壤,实际上就是从源头上防范了产品受害,将产地和产品结合起来保护,把保护产地土壤作为保护农产品的重要内容,通过轮作、间作、季节性休耕等农艺措施保护,既能实现土壤污染治理,又可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可以发挥已污染土壤的生产功能,缓解粮食供给压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1 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相比大气、水污染,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础薄弱,存在底数不清、资料不系统等特点。2016年5月,国家制定并公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将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对重点区域的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同时要求统一规划、整合优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形成土壤环境监测能力。
 
  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环土壤(2016 ) 188号),我国已全面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十五”以来,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和农业等部门相继组织开展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等专项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国土壤污染的总体情况和基本特征。
 
  但由于调查工作目标、内容范围不一致,在系统性、精细化等方面不能完全满足确定农用地土壤污染面积和分布的精度要求,调查结果难以支撑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风险管控的需求,迫切需要开展一次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2.2 分类管控,合理规划

 
  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三个类别,未污染与轻微污染属于优先保护类,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以耕地为重点,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分别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方面,要推进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在重度污染区,调整种植结构,制定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另一方面,完善政策制度,有序推进秸秤还田、增施有机肥、少耕免耕、粮豆轮作、农膜减量与回收利用等措施实施。
 
  督导农村土地流转的受让方履行土壤环境保护的责任,防止因过度施肥、滥用农药等掠夺式农业生产方式而导致土壤环境质量下降。
 

  2.3 实行源头管控

 
  一是严防矿产资源开发污染、涉重金属行业污染。在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集中的区域,执行重点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矿产资源开发企业,严控重点污染物排放;要全面整治历史遗留尾矿库,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覆膜、压土、排洪、堤坝加固等隐患治理和闭库措施,全面整治遗留尾矿库;二是提高地膜质量,提高地膜回收率。要鼓励废弃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研究制定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激励办法,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利用试点。
 
  最后,要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严防过度使用,促进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过程,防止过量使用,促进源头使用。应加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在部分生猪养殖区开展种养业有机结合、循环发展试点。
 

  2.4 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根据国土、农业部门掌握的受污染耕地现状,进行治理和修复。以重污染工矿企业、集中污染治理设施周围、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建设综合防治先行区。拟定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规划。
 
  在各地区,重点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突出土壤污染问题,制定本行政区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规划,明确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分年度实施计划,建立项目库。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科检测是最具权威性的大型研究型检测机构,除了有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之外,还提供光伏检测、毒理检测、可靠性测试等服务, 我们的分析技术已帮助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解析了诸多未知的疑问,从而帮助他们快速找到改进和提高的方向。


推荐资讯Related news
推荐服务Related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