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次
2019-10-22
- 来源:中科检测
HJ941-2018此分级方法实施后,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分级不再执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中的相关规定。
新“分级方法”对照原“评估指南”主要变化对比详见下表。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关注要点有哪些呢?
根据HJ941-2018,先识别环境风险物质,计算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再结合生产公寓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然后根据风险受体敏感程度E,按照涉水和涉水环境风险物质分别进行等级划分,最后给出企业综合环境风险等级分级。
(1)分别计算涉气、涉水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炼化、石化企业一般均涉及多种环境风险物质,需要按照下式计算:
式中:w1, w2, ..., wn——每种风险物质的存在量;
W1, W2, ..., Wn——每种风险物质的临界量。
按照数值大小,将Q划分为4个水平:
①Q<1,以Q0表示,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
②1≤Q<10,以Q1表示;
③10≤Q<100,以Q2表示;
④Q≥100,以Q3表示。
(2)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①先从企业生产工艺过程是否含有风险工艺、是否涉及高温或高压及易燃易爆等物质的工艺过程、是否涉及国家规定限期淘汰的工艺和设备等方面逐项评定。
②其次涉气的环境风险物质分别从是否有毒性气体泄漏监控预警措施、是否符合防护距离、近3年是否突发大气环境事件等方面逐项评定。
涉水的环境风险物质分别从截流措施、事故废水收集措施、清净废水系统风险防控措施、雨水排水系统风险防控措施、生产废水处理系统风险防控措施、废水排放去向、厂内危险废物环境管理、近3年是否突发水环境事件等方面逐项评定。
③评定后的M按照评定的水平值,划分为4类:M1、M2、M3、M4。
(3)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E
①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类型按照企业周边人口数、敏感情况进行划分,分别统计企业周边5公里和500米范围内的人口数,根据人口数的不同,划分为三种类型:E1、E2、E3。
②水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类型按照企业各排口下游河流情况,如是否跨界、下游涉及范围等,是否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等,划分为三种类型:E1、E2、E3。
(4)环境风险等级
根据分析梳理的企业的Q、M、E值按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矩阵表判定企业属于一般、较大还是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备注1:应分别判定企业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和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等级,最后以较高者确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备注2:如果近三年内有因违法排放污染物、非法转移处置危险废物等行为受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罚的企业,要在已评定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基础上调高一级,最高等级为重大。
企业划分好环境风险等级只是初步,紧接着还要在环境应急预案中关联应用。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结论,完善企业环境应急预案,进行预案备案工作。
如果企业自身不具备评估环境风险等级能力,也可以委托权威的检测机构进行,即节省了时间成本,也避免了差错成本。中科检测具备国家认可资质,对环境风险评估能快速准确地出具可靠报告,如果有这方面的需求,欢迎与我们联系。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电话:400-133-600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天河实验室)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莲花砚路8号(黄埔实验室)邮箱:atc@gic.ac.cn